从影视剧到现实生活,“扮嫩”或者说是“不服老”的现象,时不时就被推上了热搜。然而,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,恰似花开和花落,你愿不愿意,你喜不喜欢,它都会顺势而来。与其有意回避,不如坦然面对。

1、不服老,是一种心态

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,不服老未必是坏事。比如影视剧中,有些人到中年的演员,硬生生地扮演起十几岁的少年,惹得观众一片吐槽。其实,他们敢于挑战年龄的本意没有错;但是,勇气未必可以成就精彩,要知道,少年和中年的区别,不仅仅在体态方面,更有一些微乎其微的神韵,而这些仅仅靠化妆术是解决不了的,所以说: “治标不治本”的不服老是坚决要不得的。

坦然地面对“老”是一种智慧。然而,生活中,却有这样的一类人,为了让自己已经变老的容颜不那么直接而明显地表现出来,就想方设法地借助化妆品,服装,甚至不惜代价地去整容,只为让自己能看上去年轻些,可事实呢?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变老是一种真实的存在,化妆品、服装这些外在的东西,能够遮挡的只是表面、是暂时;身体的衰老才是真正的变老。如果单单顾及表面的“年轻”,而忽略身体和心态的苍老,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,掩耳盗铃。

真正的不服老,要从心开始,在不断补充精神食粮的同时,保持好心情;通过提升自己的内涵,让“老”只是一个年龄,让生活的热情如影相随。

2、老了,请学会富养自己

某一天,当你发现了鬓角的白发,当你窥见眉间的皱褶,请不要慌张,更不用焦虑,这岁月赐予的礼物,这时光打磨后的印迹,犹如一本记事簿,让你看清了生命了本质,让你品尝了生活的多姿多彩。你该庆幸才是。

变老是正常。在变老的日子里,学会富养自己很有必要。说及富养自己,不外乎就是善待自己,珍爱自己;换句话说,老了更应该活得精致一些。

比如在饮食上,最好能少而精,避免暴饮暴食,多吃一些新鲜果蔬,少一些油腻食品;平日里备一些喜欢的点心在家,少吃多餐,科学养生。有句话说得好,爱一个人就要从爱“他”的胃开始;不让自己的胃负累,就是对自己最根本的呵护。

在穿着上,人到了一定的年龄,身体的灵活性较之年轻人还是有差距的,所以请在穿衣打扮上为自己减负。本着不扮嫩也不要显老的原则,在注重美观的前提下,一定要让自己感觉舒服。在衣服的质地上尽量选择透气性强的棉质材料,在款式上尽量以休闲和宽松为主打,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,把自己打扮得不伦不类。

人到了一定的年龄,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。比如旅游,看书,种花,摄影,绘画等等,这些只是爱好,所以最好能依着自己的心,结合自己的性格,发现自己的特长,切不可人云亦云,否则这所谓的兴趣就会成为负担,让你身心疲惫。

3、老了,请学会自律

不同的生活环境,造就了不同的处事方式。作为一个成年人,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,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习惯的,可以忽略;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,做不到温柔以待,至少不能乱发脾气;更不能依仗自己年纪大了,就觉得所有人都该让着你。

懂得礼让,淡泊名利,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。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,说得来就聊一聊,说不来就保持沉默。不管怎样的年龄段,真诚待人是必须,学会拒绝很重要。话不投机半句多,与其强忍着面对一个三观不合的人,不如及时转身,有时候独乐乐远比众乐乐更自在。

静简是一种养生。人到了一定的年龄,尽量地远离喧嚣,一些聚会能不去就不去,千万别成为别人嘴边的“中国大妈”式的人物,忽而长在树上,忽而聚在花丛中,不分场合地发出欢声笑语,真的有点突兀。

写在后面:老有老的味道,老有老的风采;怎样的刻意,也遮掩不了岁月留在眉眼间的印痕。变老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愿面对变老的自己,“皱纹是岁月馈赠的礼物”,善待它是一种智慧,更显一种豁达。

没有人可以青春永驻,一定有人可以让岁月的痕迹化作丝丝缕缕的韵致,妆点在眉目之间,在举手投足中呈现出来,以至于过目不忘。所以在变老的路上,让自己活得精致一些,让自己能够优雅地老去,该是极为明智的选择。

(本篇图片源自网络)

原创不容易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已出版个人散文集《水净香自远》。喜欢在茶色里打坐,在音乐中沉溺,在文字间神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