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好生活,诗意栖居。五宅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,以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”为要求,围绕农村老人居住、出行、养老、社会参与、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,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适宜活动与项目改造,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契机,切实提升农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。

  以人居环境改造为切入,打造老年宜居村庄

  近年来,五宅村先后完成红色村居·和美家园、奉贤区文明村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项目的创建,在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、日常出行、健康服务、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始终不断精进努力:村域环境保洁工作通过外包引入第三方保洁公司,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,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全覆盖,完成了村内24条村级河道水质的治理,极大提升了农村老人的居住环境质量。

  村委会不定期组织村水电工、安全专管员,针对独居、留守、失能、重残等老年人家庭开展入户走访,除日常用电用水安全检查外,对特殊季节(如台风、防汛期等)中房屋周围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植被树木、或房屋本身隐藏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排查上报。

  以前农村小路多有狭窄、破损的水泥路或土路,而舒适的出行体验最直观的影响到老年人的居住幸福感。在村里逐步规划改造下,村内入户道路均实现硬化,主干道提档升级(从水泥道路升级为沥青路),且全部完成亮灯工程,让老年人夜间出行更加安全。

  同时村委会积极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在全村范围内均衡布置了5座二级公共厕所,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如厕服务。

  户籍人口中青壮年多数已不住在农村,不方便照顾家中老人、养老院费用高、高龄老人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,已普遍成为急需解决的农村养老问题。村委会通过盘活农民闲置房屋,打造“五宅·青春里”农村养老社区,为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提供了一种选择。同时也为多户本村老人家庭提供家中扶手、厨房设备、如厕洗浴设备、紧急呼叫设备等适老化改造工程服务。

  以“健康服务”为抓手,创建老年安康社区

  村委会修建了健康主题休闲公园,成为老年人休憩健身的好去处;睦邻四堂间、老年活动室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既能提供就近的便民为老服务,又是老年人开展安全知识教育、法律调解、防诈骗知识讲座、特色节日活动的学习课堂。

  2021年五宅村完成村卫生室改扩建工程,新配备了云诊室、中医理疗室,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。2022年积极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,推进医养结合项目:在传统的家庭医生与村民个人签约模式之外,试点开展专家、家庭医生与村民家庭签约的“1+1+1”服务模式,实现家庭“一站式”综合健康管理。

  以“志愿服务”为载体,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

  作为一辈子居住在这个村子的“主人”,村庄建设、社会治理自然少不了老人们的力量。为了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治理,村委会组建了启善萤火虫志愿者服务团队,团队中现有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70余人,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志愿保洁服务、微网格管理等服务工作,不断激发着老年人们不畏夕阳红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。

  文体活动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之一,热爱舞蹈的老姐姐们自发组织了一只舞蹈队,曾多次代表村集体参加区级文体比赛并获得好成绩。村里举办的为老特色活动、文艺演出等节庆活动时都能看到她们舞动的身姿,在愉悦自己热爱舞蹈的心时,也丰富了村里老年人精神生活,深受邻里好评。

  村委会还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,涵盖了农宅保洁员、企业厨师、帮工、保洁、经济果林果树修剪等岗位。疫情期间,积极联系街道及区农委,解决村民肖仁义12亩黄花菜滞销的难题。

  村两委班子、大学生村官、老党员、老干部分别与1-2位困难老人结对,定期探访,建立了良好的邻里互助探访制度。疫情防控期间,多次为困难户和高龄老人解决配药就医、物资缺乏等困难,让老年群体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。

  特色介绍

  五宅村在坚持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,以保留乡村肌理为重点,在主要公共节点打造诗韵景观小品、种植彩色水稻,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居住舒适度。健身休闲公园“五宅·小游园”占地30亩,配备了1000米长健身步道、休憩亭、党建长廊及健康知识宣传栏等,为老年人提供安全、舒适的锻炼环境。

 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难题,村委会探索利用农民宅基地用房发展养老社区服务设施,通过农村承包地流转,打造全区首个养老服务综合体“五宅·青春里”养老社区。并在养老社区周边农田开辟花卉蔬菜种植、果树采摘等休闲功能,广泛运用自然元素,帮助老人怡乐生产、复健心灵,不断拓展康复休闲等其他养老服务功能。

  通过“三园一总部”切实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,利用村集体闲置厂房翻建“淳之”陶瓷博物馆,多次组织并邀请了村域内老党员、特殊困难人群、青少年等体验陶瓷制作活动,惠及辖区众多村民。

  下一步,五宅村将持续推进老年友好社区建设,进一步推进为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,不断完善农村为老服务体系,努力提升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